行业新闻
原本以为这次中美之间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美国财长贝森特却口出狂言,对中国发出威胁。
7月21日,面对媒体的采访,贝森特威胁中国答应2件事情,不然就会面临加税100%的“惩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距离下周一和周二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只剩4天,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压力。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美财长贝森特却向中国发出威胁,一时之间引起了国际关注。
7月21日,贝森特近期通过福克斯新闻和CNBC等平台密集发声,表面声称当前美中贸易状况良好,谈判进展顺利,但话锋一转,便直指中国对俄罗斯、伊朗石油的采购也是会被纳入谈判的讨论范围。
而在7月22日的报道中也能看到,贝森特表示,中国是俄罗斯和伊朗石油以及能源产品的最大买家,其实他向中国提出的两个无理要求也表明,中美之间的谈判重心发生转移,已经向一些地缘问题和国家关系偏移。
贝森特甚至暗示这是讨论其他事项的前提,这种姿态,与其说是推进谈判,不如说是在设置新的障碍。
更露骨的威胁紧随其后,贝森特扬言,对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美国将征收高达100%的二级关税。
这样的威胁言论其实也是和上周特朗普发出的警告形成了呼应,特朗普表示若50天内俄乌无和平协议,将惩罚俄罗斯石油买家。
美官员后续找补称主要针对二级制裁,但矛头清晰指向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重要俄罗斯能源进口国,意图切断俄经济命脉。
美国此举,本质是强行将贸易谈判工具化,试图逼迫中国在地缘政治上选边站队。复旦大学教授辛强一针见血地指出,北京可能会坚持贸易谈判必须聚焦贸易,不能被其他问题裹挟。
将能源采购这一高度复杂的政治安全议题,硬塞进以解决双边关税纠纷为初衷的贸易磋商框架,美方显然打错了算盘。当贸易的算盘被打上政治的算珠,每一次拨动都成了刺耳的噪音。
面对美方步步紧逼的二级关税威胁,中国展现了清晰的战略定力。外交部发言人多次阐明原则立场,在关税问题上,中方态度一贯和明确。
对于美方试图引入的俄乌冲突、伊核等议题,则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方主张回归贸易磋商机制的本源,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双边经贸关切,推动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亦强调,磋商应秉持平等态度,尊重彼此关切,寻求互利共赢。
这种定力,绝非空谈原则,背后是中国能源安全格局的实质性演进与多元保障。能源进口鸡蛋早已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今年3月数据显示,中国从加拿大月度进口原油达730万桶,占比11.7%,几乎取代了美国原油份额。加拿大油砂原油价格比美国页岩油便宜近30%,新建管道直通太平洋,物流更便捷高效。
更为根本的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对石油依赖的持续削弱。中国电动车销量已占全球六成,风能、光伏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为能源安全构筑了强大缓冲带。
即便在传统能源储备领域,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高达11.8亿桶,为应对国际市场波动提供了充足底气。真正的安全从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自己手中紧握的筹码。
贸易战的硝烟之下,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天平,正经历着肉眼可见的倾斜。美方挥舞关税大棒时,似乎选择性忽视了自身经济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
美国超市货架上,从儿童玩具、智能手机到家用电器,大量产品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
全球手机销量大半壁江山属于中国品牌,即便美国本土品牌,其生产也高度依赖中国的零部件与组装能力。
更深层的依赖体现在工业命脉上,美国工厂运转所需的机械设备、关键零部件,大量源自中国供应。汽车、电子产品等核心产业的生产线,一旦离开中国提供的特定工具和零件,便面临停摆风险。
美方研究机构曾列出276种主要依赖中国供应的关键商品,相比之下,中国仅有22种商品依赖美国供应。数字对比,高下立判。
贸易数据更直观揭示趋势,中国对美贸易依赖度已从2018年的约20%显著降至2024年的约11.2%,其中自美进口仅占中国总进口的6.3%,创下20年新低。
而另一面,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在2023年仍高达约2954亿美元。当中国连续三个月停止进口美国原油,直接导致美国原油出口量跌至两年低谷,得克萨斯州油田甚至不得不启动裁员程序。
现实冰冷而清晰,美国超市的货架、工厂的生产线,都在默默诉说着一个事实,经济博弈的棋盘上,先眨眼的那一方往往不是最有底气的。
特朗普政府念念不忘的让中国多买美国石油的执念,在今日中国多元、自主且不断升级的能源安全体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吕祥的判断点明了关键,起码中国不会吃它这一套。中国与俄罗斯、伊朗基于国家利益和国际法的正常能源贸易,绝非他国单边威胁所能撼动。
当谈判倒计时的滴答声与加税100%的威胁交织,美方似乎仍沉浸于旧剧本,幻想凭借关税恫吓就能让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贝森特或许忘了,五年前那份包含中国承诺巨量购买美国能源的贸易协定,其背景与今日早已天差地别。
如今的中国手握更厚实的底牌,能源进口路径四通八达且日益优化,新能源转型领跑全球大幅降低石油依赖,战略储备充足。
更重要的是,中美经济相互依存的天平已悄然调整,中国制造深入美国民生与工业的毛细血管,而中国市场对美国的重要性却在相对下降。
这场围绕贸易谈判的博弈,本质是单边霸凌思维与多边合作理念的碰撞。美方若真有意稳定双边经贸关系,当务之急是放下不合时宜的关税大棒与长臂管辖执念,回到平等协商的正轨。
美财长竟威胁:中国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得谈谈——枢密院十号2025-07-22。
美财长:美中第三轮磋商将于下周举行,将讨论两国在其他方面合作的议题——环球时报2025-07-23?